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教育论文 >

浅谈毯子功在古典舞中的运用(2)

时间:2014-07-07 17:27 点击:
(三)软翻及跟斗连串训练部分 软翻(手为支撑,脚为着落点的各种软翻)由两方面所组成:一、是单一的(例如,单一的项目单腿前桥、单腿后桥等)。通过对单一项目的反复训练使学生在生理的适应能力上和大脑的支配能

  (三)软翻及跟斗连串训练部分

  软翻(手为支撑,脚为着落点的各种软翻)由两方面所组成:一、是单一的(例如,单一的项目单腿前桥、单腿后桥等)。通过对单一项目的反复训练使学生在生理的适应能力上和大脑的支配能力上得到了锻炼,起到提高和加强学生基本能力的作用。第二个方面是把两个不同类型的项目有目的组合进行训练,这种类型的训练形式有两种:第一种是有舞蹈的舞姿性技巧动作来连接的各类毯子功技巧项目(例如,舞姿性技巧动作大跳连接毯子功技巧项目挺身前空翻、倒踢紫金冠连接单腿后桥等)。

  一个毯子功技巧的练成,要经过“抄”、“保”、“喂”三个步骤:1.抄。正确动作的形成,关键在于“抄”。不同的技巧有不同的抄法,如抄前蹦要贴、掭、扣等。2.保。抄到一定程度,练者基本上掌握了独立动作的能力,教师就可酌情撤劲,起辅助性的保护作用,使练者逐步独立掌握动作。3.喂。如果练者已经独立掌握动作,为了保持正确的“范儿”,进一步提高动作质量,每次练功开始时,还要用把轻微地搭几个。以上是练习毯子功必须经过的三个重要步骤。

  还有一方面非常重要,在学习毯子功技巧时如果出现“坏范儿”的现象,需要马上加以改正,避免在脑子里的记忆神经里留下错误的记忆,变成错误的范儿。尤其是在毯子功的某一项技巧“开范儿”的时候,老师就要及时地指出学生错误的地方,加以纠正,绝不能因为是初学就不对其严格要求。要知道,有些舞蹈演员在学习毯子功技巧时落下的毛病,很可能一辈子都改不过来,那是因为他们在打基本功基础时,很随意地留下了一个错误的毯子功技巧的“坏范”,又没有得到及时正确的纠正,久而久之便成了一种习惯性动作,改起来会相当困难的。由此可见,建立正确的“范儿”是非常之重要的。

  三、简单介绍“毯子功”在古典舞《秦俑魂》中的运用

  毯子功的技巧在古典舞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如果说古典舞代表的是美与抒情,那么,其中的毯子功技巧就是力量与激情的象征。以由著名舞蹈编导陈维亚老师编导的,黄豆豆表演的古典舞《秦俑魂》为例,《秦俑魂》的舞蹈创作是根据男子四人舞《秦王点兵》改编而成的古典舞男子独舞剧目,此剧目着重展现了中华英魂的勇士气概和千年古韵的威武之躯。

  舞台大幕一拉开便在一片硝烟弥漫中呈现出一个威武刚健、身着盔甲的灰色砖制秦俑造型的身影,他远远地立在舞台后区中央,在那具有中国韵味的旋律与铿锵有力的鼓乐节奏伴奏下,一个泥塑的古代士兵雕塑由一个固体的外壳忽然间开始蜕变:他的脖子开始一点点地扭转,嘴角微微颤动,他的手也有了知觉,掀开了糊在脸上的泥壳,撕掉了束缚在身上那沉重的盔甲,一块一块抛向身外,脚也从泥土中有力地拔出,带动着魁梧的身体一步一步向前行进。上千年的沉睡对他太长太久了,他好像灵魂出窍般穿越时空隧道,从舞台后区翻跃着迸发出来,他单腿跪地,昂首挺胸,一个威武战士的形象展现在观众面前,此时音乐嘎然而止,整个舞台被红色重彩笔墨所笼罩,鼓声带着强有力的节奏感缓缓地从远处响起,演员随着音乐节奏开始拧动身体像木偶一样出现顿挫的感觉,渗透出古朴的气质和凝重的历史感。随着由远及近、由轻到重音乐节奏不断升华,演员情绪也不断高涨,在“朝天蹬”、“旋子三百六”以及众多腾跃和倒地翻滚的动作中,展示的不仅有技术技巧的精彩,也昭示了华夏英雄昂扬的斗志、坚韧的信念和满腔热血。古典舞《秦俑魂》给我们带来的是强烈民族情感和民族精神的震撼,折射出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和中华之魂伟大精神之所在。

  为了体现秦朝将士的英勇威武,编导充分运用了毯子功技巧的各种功能,使技巧的表现力达到极致。“横移空中转身变叉”、“空中腾跃劈腿”、“空中转体大蹦子”、“跳跃扑虎”、“旋子360”、“朝天蹬”等等,可以说技巧与动作之间一气呵成。编导为了更好地表现将士从泥塑里出来的感觉,借用现代元素,编创了类似于街舞中机械舞的动作,通过身体局部关节的摆动,由僵硬的身体动态慢慢转化成活生生的秦朝将士。这些连续性、高密度的高难度技巧对于任何舞者来说,都是一个艰巨的挑战,编导根据首演演员黄豆豆特有的高超技巧和超强的个人身体表现力,量体裁衣、因人而异地创作了这部作品,使该作品成为中国古典舞经典中的经典,同时,这部作品也是检验一流演员的试金石。

  四、总结

  当今舞蹈届有许多优秀的舞蹈演员的成才,技术技巧课的训练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毯子功技巧不仅有效的解决了舞蹈专业学生的身体各部位的基本能力训练、使演员在力度、软度、灵活性以及弹跳与爆发力等方面得到极大的的改善与加强、更主要的是在掌握一定水平的高难度翻腾技巧和较全面的滚地技巧后,对于提高舞蹈表演的技巧和技能,丰富了舞蹈的语汇,扩大了舞蹈艺术的表现力,将会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晓琴.中国舞蹈技巧课教材[M].长春:吉林音像出版社.1998年12月.

  [2]王克芬.中国舞蹈发展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9月.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